一、评价原理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是衡量其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外界摩擦作用而不发生颜色脱落或转移至其他物体表面的能力。这一性能直接关系到纺织品的耐用性和消费者的满意度。评价原理基于模拟实际穿着或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摩擦条件,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评估纺织品表面颜色的稳定性。具体而言,评价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摩擦类型:通常包括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类型,分别模拟纺织品在干燥和湿润状态下的摩擦情况。
2. 摩擦介质:干摩擦一般采用标准摩擦布或棉布,而湿摩擦则在摩擦布上施加一定量的水分。
3. 摩擦强度:通过控制摩擦头的重量、行程和速度等参数,模拟不同程度的摩擦强度。
4. 颜色变化:评估纺织品在摩擦前后的颜色变化,包括原样褪色和转移至摩擦布上的颜色量。
二、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AATCC 8和ISO 105-X12(包括X12和X12A-G,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和测试条件)。这些方法均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规定裁剪一定尺寸的纺织品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洗涤、干燥等)。
2. 摩擦操作:将样品固定在测试仪器上,使用标准摩擦布或棉布,在设定的摩擦条件下进行摩擦操作。
3. 颜色评估:摩擦结束后,使用灰度卡或分光光度计等工具评估样品和摩擦布上的颜色变化。
三、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通常基于颜色变化的程度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级系统包括1-5级(或1-8级,具体取决于标准),其中5级(或8级)表示最好的色牢度,即几乎无颜色变化;而1级则表示最差的色牢度,颜色变化显著。
四、影响因素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 纤维类型:不同纤维的染色性能和表面特性不同,对摩擦色牢度有显著影响。
2. 染料和助剂:染料的种类、结构、牢度性能以及助剂的种类和用量都会影响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
3. 染色工艺:染色温度、时间、pH值等工艺条件对染料在纤维上的固着状态有重要影响。
4. 后整理工艺:如树脂整理、防水处理等后整理工艺也会影响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