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一定的公式可以将其量化。那么,色差计算公式有哪些?如何计算呢?本文进行了简单总结。
色差计算公式有哪些?
色差是利用均匀颜色空间的三维空间概念,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两个颜色在知觉上的颜色差异,即在色空间中两个颜色点之间的距离。色差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比如印染行业,为了定量评价产品颜色质量,人们希望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测量值来衡量色差,由于颜色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用颜色三属性来综合评价。均匀色空间的建立,使得用仪器测量颜色和视觉色差紧密相连。为了进一步改善工业色差评价的视觉一致性,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采用法语简称为CIE)专门成立了工业色差评价的色相和明度相关修正技术委员会TC1-47。色差公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1964年 CIE 1964(U*V*W*)
1976年 CIE 1976(L*u*v*), CIELUV
1976年 CIE 1976(L*a*b*), CIELAB
1995年 CIE94
2001年 CIEDE2000
色差计算公式怎么算?
CIEDE2000 公式由 CIE 于 2001 年发布。该公式由 CIE 技术委员会成员开发,为计算工业色差提供了改进的程序。 CIECIEDE2000 公式比其前身 CIELAB 和 CIE94 色差 的色差方程要复杂得多,计算量也更大。CIEDE2000 公式的正确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该公式是 CIE 1976 L*a*b* 色差公式(ISO 11664-4:2008(E)/CIE S 014-4/E:2007)的扩展,修正了色差感知相关的变化关于亮度、色度、色调和色度-色调相互作用。参考条件定义了公式适用的材料和观察环境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根据 ISO 11664-4:2008(E)/CIE S 014-4/E:2007 计算的 CIELAB L*、a*、b* 坐标的输入值。该标准可用于规范被感知为属于反射或透射物体的两种颜色刺激之间的色差。该标准不适用于被感知为属于似乎作为主要光源发射光或似乎镜面反射这种光的区域的颜色刺激。